园林中扬州园林中的岭南派介绍

发布时间:2020/9/10 15:30:07

    扬州园林,由于这种心态,形成某些反传统的做法,因此它就不同于海派的"兼容"特征。海派园林之吸收古今中外,是"需要"而为之;扬州原来林中的一些近代形式,多是一种反传统的精神,欲变异而为之。如石涛的山水画,与扬州园林中的假山形象,具有相近似的一年。海派的"兼容",还有外来的人文作用。上海近代名园爱俪园(哈同花园),其主人是外国人,他以猎奇的心态,形成某种特殊的构园方式。全园(无论是外园还是内园),其总体格局是东方式的,亭台楼阁、山水池水、林木花卉,号称有"八十三景",当然其中杂以西式建筑和种植,也有日本式的,似乎一应俱全,其实就是海派园林风格。

    岭南派,也象海派一样,是一种文化(流派),人称京、海、粤,我国近代文化之三大流派。岭南派园林,就像岭南派绘画或盆景一样,很有自己的特色。这种园林,具有"富、洋、新、"三个特点。如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,顺德的清晖园、佛山的梁园,东莞的可园等,都具有这些特征。清晖园创建与清乾隆年间,为广东最大的私家园林,其中建筑做得十分精致,精雕细刻,富丽华贵,但也杂以诸多西洋风格。余荫山房也是中西合壁,其园名之意义,可以从其园门之楹联看出:"余地三弓红雨足,荫天一角绿云深。"很有中国传统文人园之气质。

    但与海派园林比较,两者又有所不同。海派园林之渊源,其一是以江南园林为基础,吸收诸多外来风格;其二是以私家园林为基础,逐渐开放,走向公众共赏之园,即公园。岭南园林的性质,却只有其前者,而少有后者。

    如上所说,海派园林后来渐渐走向公园的形态,或者反过来说,上海早期的公园,其风格与海派园林一致。海派园林,比较小型的是宅园,如丁香花园。此园为洋务运动之首李鸿章的藏娇之所,以其九姨太之名(丁香)为园名,是私家别业。有的海派园林规模比较大,如张园(位于南京西路泰兴路附近,今已失),公然对外开放。圆中设戏楼、茶室、舞厅、球场等,更像一处游乐场。


TOP